什么是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原理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帮助当事人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例如 :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当事人,可能会将家人的死因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产生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更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来平衡情绪。教导病患运动,可降低情绪迫力下的畏惧和过度关切身体症状。治疗期限通常每周一次持续一至三小时,做8至12次。学习如何有更佳的自我掌控,于某些情境下不适的平复技巧。某些个案在谘商中须服用药物以降低不适,而药物降低或停用,须与专业人员讨论。当人因某些 状况致身体、情绪不适,认知谘商是最佳治疗方式。
在叙述事件阶段或者在行为暴露时,治疗师必须亲切地倾听来访者的陈述,倾听他们荒唐的想法。治疗师可以选择重点放在来访者的叙述上,改变他们原有想法以及重新建构事实和反应方式上。 认知疗法早期阶段重点在教导上,治疗师给予来访者一个可理解范围内的反应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种种症状;再提供一个理解创伤后反应的模型,这也将进一步帮助来访者产生一种可选择的叙述方式。 利用治疗师点点滴滴搜集起来的信息作为出发点,去积极地探明来访者的消极、无意识的想法和信念,这些仍需要受到来访者自身的监控。认知疗法可以在团体中施行,可以实现成本效率。8小时的治疗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更长时间的治疗方法还未被普遍采用。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demoralization),罪恶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状较有效。对于PTSD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做作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认知领悟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故认知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或称“钟氏领悟疗法”。
钟友彬先生认为,中国人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生活习惯,与传统认识、心理动力学的原理相近: (1)相信幼年经历或遭遇对人的个性及日后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俗话说:“三岁之魂,七十之魄”、“三岁看老”,即说明了幼年和成年心理特征的连续关系。 (2)他们认为,可以从成年人的观念、作风和行为中看出他幼年时期受到的影响。例如:一个人一向不知节俭,随意抛弃食物而不觉心疼,就可能想他幼年时期多半没有经历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苦劳动,没有受过劳挨过饿。成年人的其他观念作风也莫不如此,都可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看到幼年时期留下的痕迹,尽管自己不一定能意识到。综合上述情况,钟先生提出了认知领悟疗法的心理病理学说,认为:“ "病症的根源"在于儿童时代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脑内留下的痕迹,在成年遇到挫折后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必须用儿童的态度,去对待本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由于症状都是幼年斯经历的恐惧在成人身上的再现,因此症状的表现必须带有幼稚性,具有不成熟的儿童式的心理表现。 对于具体症状的心理病理表现,钟先生认为,人在幼年时期主动参加过与同龄异性伙伴的性游戏,并有过快感经验,这些经历虽被遗忘,但印象并未消失,已进入无意识领域。某些个性腼腆的人成年后在激发因素作用下,可能不自觉地用幼年时的性取乐方式,来解除成年人由于心理困难而引起的苦痛,或满足成年人受到挫折的性欲,即演变成性变态。幼年时曾有过主动参与的性活动经验,在青春期前由于社会意识和道德的增长,将会对其产生自责、自罪、悔恨和羞耻感,这些负性情感和不成熟的评价,往往会阻碍心理的正常发育。到青春期性成熟需要寻求异性伴侣时,便会影响与同龄异性的正常交往,出现各种羞耻和自愧的 表现,最后出现过敏性关系妄想,认为别人都已看出了他们的“坏”思想,从而回避他人的目光,形成对人的恐怖。这就是恐怖症产生的主要心理病理根源。而人们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或幻想引起的恐惧体验,虽然被潜抑到无意识而被遗忘,但并没有完全消失,成年后在一定诱发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幼稚的恐怖情绪就会再现出来,并不自觉地运用幼年方式,以此排解这种幻想和恐怖情绪,表现为强迫症状。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求治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但如何领悟(方式)、领悟什么(内容)则有所不同。正统的心理分析疗法要经过长时间的自由联想,了解症状的象征性意义,除去精神防御机制的伪装,让求治者领悟到幼年时未得以满足的性心理症结;心理动力学疗法让求治者尽量回忆过去各种精神创伤的经历,从而找出病状的无意识根据;而认知领悟疗法则是,直接和患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临床表现的性质,使他们认识到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幼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 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从而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必要时,也可让求治者回忆容易忆起的幼年经历作为佐证,但不必追究深处无意识的动机。认知领悟疗法可以看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求治者自我教育,是对幼稚心理的改造。求治者在接受治疗前,对他们病态行为的幼稚性和幼年儿童的行为模式概不自知,通过医生的解释、分析、互相讨论,并联系自己深入思考后,才真正认识到病态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它是儿童时留下的痕迹,是成年人不应再保持的幼年心理行为模式。最后随情感和行为的改变,症状也就自然消失。 钟氏认为,治疗的目的是要消除求治者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就需要求治者对施治者解释的领悟。求治者的领悟是在施治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了幼年的创伤,而在于求治者对施治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领悟的内容是施治者灌输给求治者的,当求治者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时,自己也就抛弃了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除。因此,治疗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施治者与求治者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极需求治者主观努力的过程。认知领悟疗法从始至终强调求治者的主动性,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次治疗后,都要求求治者写出自己的体会。还有一种作业是要求求治者暗中调 查一下其它成年人对自己恐惧的事物、认为有意义事物的看法,以消除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观念。 并强词:“要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 这是要求求治者自己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使施治者的信念变为求治者的信念,这样才能放弃其病态行为,达到治疗目的。 认知领悟疗法采取直接全面的交谈方式。每次时间为60—90分钟,疗程由双方商定,可相隔几天、一周或更长时间。会见最好单独进行,每次会见后,要求求治者写出对施治者解释的意见,并结合自己对病情的体会提出问题。初次会见时,让求治者或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症状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在1小时内叙述完。同时进行躯体和精神检查以确定诊断。如果是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症,即可进行初次讲解,说明他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如果初次会见时间许可,可直接告诉求治者,他的病态情绪和行为的根源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当前的病态实际上是用幼年的方式排除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或满足成年的性欲望,是幼年时期恐怖情绪的再现等等。解释的内容因诊断不同而略有出入。 在以后的会见中,可以询问求治者的生活史,以及容易忆起的相关经历,但不要求“刨根问底”。对于求治者的梦,也可偶尔谈到,一般不进行过多的分析,用较多的时间引导求治者并和他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性质,让求治者充分领悟症状大都是幼稚的、不符合成年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冲动,其症状表现是以幼年的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具体的解释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当求治者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之后,再向求治者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5岁以前。例如:对强迫症求治者,可指出他的主要问题是恐惧情绪,而恐惧情绪来自于幼年时的精神创伤,应当认识到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不要再像孩子那样认识恐惧、相信恐惧和排除恐惧了;对性变态求治者,要分析、讨论他们的变态性行为的幼稚性,并让他回忆儿童时的性游戏行为,说明他们是用幼年方式来满足成年人受挫的性欲或对付成年人的心理困难,是幼稚和愚蠢可笑的;对恐人症求治者,可指出他实际上还处在青春初期对异性感兴趣而又怕羞的年龄阶段,并分析是什么原因妨碍了他们心理发育,促使他们改变认识达到成熟。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是露阴癖、恋物癖、挨擦癖、窥淫癖等性变态、强迫症和对人恐怖症。什么是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种通过训练 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变机 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
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 有利于身心健康、达到治病的作用。像我国的气功、印度的 瑜珈术、日本的坐禅、德国的自生训练、美国的渐进松弛训 练、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训练。 放松疗法是基于下述理论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心情反 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变“躯体”的 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至于躯体的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易随意操纵 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 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把“情绪”松驰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心情紧张时,不仅 “情绪”上“张惶失措”,连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变得紧张僵 硬,即所谓心惊肉跳、呆若木鸡;而当紧张的情绪松弛后,僵 硬肌肉还不能松弛下来,即可通过按摹、洒浴、睡眠等方式 让其松弛。基于这一原理,“放松疗法”就是训练一个人,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 放松疗法常和系统脱敏疗法结合使用,同时也单独使用。 渐进性的放松训练是对抗焦虑的一种常用方法,和系统脱敏 疗法相结合,可治疗各种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且对各系 统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它是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厌恶疗法的特点是,治疗期较短,效果较好。厌恶疗法的使用,从资料看,确实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妇女为了避孕,故意延长哺乳时间,以致小孩到了6~7岁仍未断奶。而此时,要使孩子断奶,成人往往只能采用在乳头涂黄连或难看的颜色,使儿童望而生畏,产生厌恶感,以达到断奶的目的。
现代临床心理医师也在使用这种方法帮助人们戒酒,让嗜酒者服吐酒石,或注射阿朴吗啡、吐根碱,在即将出现恶心时,让嗜酒者饮酒。如此每天一次,重复7~10次,直到嗜酒者不使用药物而单纯饮酒也出现恶心,对酒产生厌恶情绪止。此即说明条件反射已充分建立,以后每年仍可作1~2次巩固性治疗。据莱蒙(Lemere)所行的4096例以此种方法戒酒的效果统计,一个疗程治疗后,维持戒酒5年以上者占38%,维持10年以上者占23%,其余的人以后又继续喝酒。 厌恶疗法的一般原理是: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想象等,与求治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厌恶治疗的形式以有下列三种: 第一种是电击厌恶疗法。即将求治者习惯性的不良行为反应与电击连在一起,一旦这一行为反应在想象中出现就予以电击。电击一次后休息几分钟,然后进行第二次。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可从每日6次到每二个星期一次,电击强度的选择应征得求治者的同意。 第二种是药物厌恶疗法。即在求治者出现贪恋的刺激时,让其服用呕吐药,产生呕吐反应,从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消失。药物厌恶疗法多用于矫治与吃有关的行为障碍,如酗酒、饮食过度等,其缺点是耗时太长,且易弄脏环境。 第三种是想象厌恶疗法。即将施治者口头描述的某些厌恶情境与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操作简便,适应性广,对各种行为障碍疗效较好。 为了改变性变态行为,有人也使用过此种疗法。如在恋物癖求治者头脑中出现窃取恋物的观念或出现此种行为之际,令患者用通电或是用针刺痛自己,重复结合多次之后,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此类适应不良行为。此外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治疗习惯性肌肉抽动症。Philpott医师在治疗强迫观念时,也使用过类似的方法,他用的不是疼痛刺激;而是当求治者每次出现强迫观念时即自动停止呼吸,用憋气导致的窘迫感来抑制强迫观念的涌现。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想象中主动呈现厌恶景象,并让这一景象与某种适应不良的冲动(或行为)相结合,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例如性变态患者,当其出现这方面的欲望或行为时,让自己立即闭上眼睛,想象面前站着一个高大警察面孔冷峻,手里拿着镣铐在盯着他。或是回忆过去被拘留、被群众愤怒申斥的场面,以达到减少与控制此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效果。除此之外,有心理医师还设计用想象恶心呕吐来抑制酒瘾或贪食症,但想象的方法究竟不如实际的、具体的给予的刺激那样有效。通过想象厌恶刺激来矫治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又称内隐致敏法(Covert Sensitization)。对于隐入悲观失望状态的失恋青年,内隐致敏法对于消除其痴情有一定的效果。有人说内隐致敏法所起的作用与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镜相同。 运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时,厌恶性刺激应该达到足够强度,通过刺激确能使求治者产生痛苦或厌恶反应,持续的时间为直到不良行为消失为止。如强迫观念患者,用拉弹橡皮圈法进行治疗,头几天,当强迫观念出现时要接连拉弹30~50次,才能使症状消失。另外,要求求治者要有信心,主动配合,当治疗有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必要时最好取得其家人的配合,这样效果会更好。 使用厌恶疗法时应注意: (1)厌恶疗法会给求治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施治者在决定采用此法之前,务必向求治者解释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治疗。并且,施治者一般应把厌恶疗法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2)在使用厌恶疗法的同时,应努力帮助求治者建立辨别性条件反应。例如对一位同性恋者使用厌恶疗法,施治者应将呈现厌恶刺激,限制在求治者的同性间性行为表现的范围内;同时,让求治者形成对正常的异性间性活动的愉快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消除非适应性行为的同时,建立适应性行为。 什么是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并非是现在的新创造,例如,在我国农村,古来就有采用延长哺乳期避孕的情况,儿童到6、7岁时还未断奶,造成不良习惯。等到要断奶时,想用说服的办法禁断儿童这种不良行为很困难。民间采用的断奶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在乳头上涂些黄连一类的苦味剂,儿童在吸吮1、2次后,就不敢再提吮乳要求。另一种办法是在乳房上涂难看的颜色,使儿童望而生畏,此后连吮奶的尝试都不敢再有。这两种断奶方法就是利用了我们现在所讲的厌恶疗法。当然,那时还是素朴的,并没有揭示其理论依据。 40年代,临床医师使用了厌恶疗法治疗酒精依赖。先让病人服吐酒药,或注射阿朴吗啡,在即将出现恶心、呕吐时,即让病人饮酒。如此每天1次,重复7…10次,直到病人单独饮酒也出现恶心、呕吐,对酒产生了厌恶情绪,而自动停止酗酒。以后每月仍可作1一2次巩固性治疗。据莱默等对4096例此种方法戒酒治疗疗效统计,一个疗程治疗后,维持戒酒5年以上者占38%,维持10年以上者占23%,其余的人以后又继续饮酒。 随后,厌恶治疗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使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恋物癖、异性装扮癖及各种性欲倒错者。下面以遥控电击治疗仪治疗一例窥阴癖患者来说明其治疗方法。电击仪接受治疗部分置于患者头部,指示部分由治疗者控制。患者可以在50米内活动,或给予环境(在女厕旁边),给予异性生殖器模型,当患者侧视女厕或注视模型时,或指治疗者按动示部的电开关,电击治疗仪即给患者1次电击。经9次电击治疗以后,患者自述走近女厕或看到模型时,心理就十分恐惧,感到厌恶。 厌恶疗法也曾用于精神科病房来矫正精神病人的适应不良行为。如有一女病人患过度着衣癖,全身衣服总重达23斤。治疗方法是,在饭厅门口处放一磅秤,首先规定衣服在21斤以下才准进去吃饭,否则挨饿。达到此标准后,继续提出下一步减轻衣服重量的指标,病人为免于饥饿,逐步丢掉身上多余的衣物,最后恢复正常穿着。 治疗中采用的厌恶刺激还包括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然而,这些厌恶性刺激不能被普遍使用。因为人们对这些措施提出了道德问题,例如用惩罚来改变行为是否违反道德观念?虽然社会本身有依赖惩罚手段来控制的倾向,但到目前为止,厌恶性刺激的治疗性应用在道德上的合法性仍然是一个问题,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厌恶刺激很有效力;但如有可代替的、有效力的正强化物,我们就应实施正强化。如果使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动用残酷的和不寻常的惩罚作为控制变态行为的手段,无论怎样说都是不道德的。 近年来用作厌恶性的刺激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碗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还有一种更易为大家接受的厌恶训练是暂停技术,这就是在异常的行为之后,接着是1次短暂的不活动或隔离。例如在一所学校里留出一个隔离房间或区域,当孩子爱挑畔或漫不经心时,他就必须呆在这所房子里,直到其行为停息为止。 还有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叫做内隐致敏法,或称想象厌恶疗法。以性心理变态患者为例,当患者出现这方面的欲望或行为时,要他立即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站着一个高大警察,严峻的面孔;或是想象被人当场抓住,拉到公安部门去,当众受到批评、判刑的场面。想象在这种场合自己又如何身败名裂,无地自容,羞愧难忍,从而达到减少与控制此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效果。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 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及烟烟等,也可用于强迫观众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异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治疗。 厌恶治疗多半是用作广泛行为治疗的一个部分,很少单独使用,当然也不能把厌恶刺激当成一种处罚措施来使用。(姜长青撰 梁宝勇审) 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厌恶疗法与其它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相同,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认为错误的与病态的行为,是在生活经历中特别是心理创伤的体验中,通过学习或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通过再学习、条件反射和强化手段,也能消除和纠正病态行为或功能障碍,建立起健康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有动物行为的研究结果作根据,1937年尼克莱夫曼等用8条狗做实验,注射阿朴吗啡作为无条件刺激,皮下注射40毫克阿朴吗啡即可引起恶心、呕吐、发颤及大量流唾液等症状,这种过程每日重复达数月之久。其实这种实验开始不久就使狗有了复杂反应,刚上木架等待之时,虽尚未注射阿朴吗啡,狗就开始恶心、呕吐。这是典型的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原理而设计的厌恶疗法,在临床上对于戒烟、戒酒、革除同性恋等恶习均有效。以革除酗酒为例,具体做法是: 把酒(包括酒的色、香、味)看作条件刺激(CS),把见酒就贪饮的行为看作习得的条件反应(CR)。安排一负增强刺激(电击或恶心药)作为五条件刺激(UCS),以引起个体的痛苦反应即无条件反应(UCR)。 按照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过程,结合酗酒者个人的生活习惯,即患者最喜欢饮酒的时刻把酒摆在患者面前,随后使他受到厌恶性刺激,这时皮肉痛苦或呕吐与对酒的厌恶、恐惧等会同时出现。经过几次结合以后,新的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即只要患者见到酒后,就会出现对酒厌恶、恐惧而逃避,并消除了原来酗酒的不良行为。 厌恶疗法所依据的操作条件反射是逃避学习的实验。实验方法是将一个木箱从中隔开,但留有小孔,箱右侧的安有带电的装置,先将老鼠放人右侧箱内,老鼠因受电击会通过小孔逃向左侧箱内。这样反复数次后,只要将老鼠一投人右侧箱内,它就会马上逃到左侧箱里去,从而学会了逃避学习这种行为。 以上实验中,动物是靠积极地学会适应环境的新行为(逃向左侧箱内)来逃避惩罚的,因此条件行为就成了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现以上一条目介绍的过度着衣癖来说明操作条件反射原理的厌恶疗法的应用。 可以把病人穿过多的衣服看作是一种条件刺激(CS),对于这种条件刺激,病人可有两种选择,或者是脱掉一些过多的衣服,或者是保持不变,而其中后一种情况正是已习得的条件反应(CR),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给她一个无条件刺激(UCS),即穿衣超过一定重量,不准进入食堂。为了免于饥饿,病人就会脱掉一些衣服。这样多次结合以后,病人就会全部丢掉身上多余的衣服,恢复正常穿着。